技术员联盟提供win764位系统下载,win10,win7,xp,装机纯净版,64位旗舰版,绿色软件,免费软件下载基地!

当前位置:主页 > 教程 > 服务器类 >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F5,LVS,DNS,CDN)区别以及选型

来源:技术员联盟┆发布时间:2018-10-22 00:02┆点击:

服务器集群负载均衡(F5,LVS,DNS,CDN)区别以及选型 三联

  =======================================

  F5全称: F5-BIG-IP-GTM 全球流量管理器.

  是一家叫F5 Networks的公司开发的四~七层交换机,软硬件捆绑.

  据说最初用BSD系统,现在是LINUX;硬件是Intel的PC架构,再加周边的网络和专用加速设备.

  当然要提提售价, 都是几十万RMB的身价.

  这宝贝是用于对流量和内容进行管理分配的设备,也就是负载均衡.

  从名字就能看出来:BIG-IP.

  外部看来是一个IP,内部可却是几十台应用服务器.表现为一个虚拟的大服务器.

  所以我才说: 好大一个IP.

  LVS = Linux Virtual Server

  是俺们中国人,一个叫章文嵩的博士推创开发出来的,

  他的web:

  IBM网站的资料:集群的可扩展性及其分布式体系结构(4)

  博士关于LVS和F5的对比:

  关于和F5的差别,很难一句话说明白,都是做负载均衡的设备。

  F5虽然也是基于BSD系统修改的(据说最新的基于Linux了),但重要的交换部分,则是通过专门的交换芯片实现的(类似有了专门的图像处理芯片,就可以省去大量的CPU对图像处理的运算),这样他的性能就不会很依赖于主机的操作系统的处理能力。

  F5上负载均衡大多是基于NAT/SNAT,也可以实现Proxy,但用的较少,做为一个上市公司,F5自然在产品化程度上做的很好,无论配置管理方便性、灵活性,性能和稳定性上都比较好。

  LVS在NAT模式下,和F5的功能基本上是一样的,但毕竟LVS是纯粹的软件,性能是依赖于主机的运算能力的。

  而且,LVS是开源的项目,不应该和一个商业产品来比较,人家那是卖钱的,有很多人来维护和开发,而LVS一直是章博士义务来维护开发的,想要更好的功能,就需要有更多的人参与进来才行。

  说的相当透彻了.

  DNS轮询是做负载均衡最简单有效的实现方法,各方面代价都极低.货好便宜量又足.

  缺点就是由于没有检测机制, 不够均衡,容错反应时间长.

  国内门户用这个技术的很多,配合squid有很好的效果.

  当然,不做负载均衡, 直接从多个ISP拉几根线,分别提供服务是最原始的方法.

  CDN = 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

  细究起来上面的都是cdn的实现方式.

  国内开放的服务很少(chinacache),国外却非常流行.

  就是提供缓存节点,把目标网络内容的访问转化为临近节点的访问.

  响应速度/安全/透明/扩展,特别是中国这种还没解放台湾就南北分裂的网络格局下,更为伟大.

  不过也是贵族的服务,建设成本很高.

  ADSL + DDNS + CDN 也算是另一个建小站的途径了.

  把空间的租用费用投资在流量上, 直接有效. 不过电费和稳定性上不容乐观.

  其实CDN不只是做网站服务的, 比如在韩国,多数的CND流量都是被网络游戏占用了.

  试想,如果能大范围铺开CDN节点, 那还有必要一个游戏分那么多区,占用那么多服务器么?

  结论是还有必要 虽然确实访问连接和响应速度对现在的网络游戏有很大影响,但开发瓶颈更在于计算能力和数据存储访问.

  又一个试想, 把CDN和P2P结合, 上网的个人PC只要提供CDN服务, 就可以每月获的xx美金的佣金.由资讯和应用提供商买单.

  怎么看这都是个良性发展的产业链, 就像google明年要推出免费手机,让广告商买单一样.

  不过唯一不高兴的就应该是ISP们了,现在bt这样的共享都被封杀.

  除非这个业务被他们自己垄断,不然也是僵尸的下场.

  用户也不是百利无害的, 数据安全和资讯及时有挑战.

  GV们也不是看戏的,现在还有网站可以封,写个blog都要100万注册资金;

  如果一堆SSL加密的数据四处流窜,神龙无首无尾,怎么屏蔽过滤,怎么防川啊~

  回望眼,越看越像网摘,索性就再摘段完整的

  F5功能介绍:

  1.多链路的负载均衡和冗余

  与互联网络相关的关键业务都需要安排和配置多条ISP接入链路以保证网络服务的质量,消除单点故障,减少停机时间。多条ISP接入的方案并不是简单的多条不同的广域网络的路由问题,因为不同的ISP有不同自治域,所以必须考虑到两种情况下如何实现多条链路的负载均衡:

  more..

  less..

  内部的应用系统和网络工作站在访问互联网络的服务和网站时如何能够在多条不同的链路中动态分配和负载均衡,这也被称为OUTBOUND流量的负载均衡。